乖離率?乖離不是一個常在生活中用到的詞彙,我們卻在金融投資裡會用到所謂的乖離率?
你是不是想,聽起來也太難了吧?
其實,乖離率是個容易上手的技術分析指標。
乖離率與移動平均線有關,技術分析的交易者都應該會知道乖離率怎麼看,因此想在市場中獲利的投資人,也千萬不可錯過學習乖離率的機會。
了解乖離率(Bias Ratio, BIAS):揭開交易中的關鍵指標
你有沒有覺得,有時候股市漲跌很像臺北天氣,變化超大?
這時「乖離率」就像個溫度計,告訴你現在股價偏離「移動平均線的變化」多大。
移動平均線就像是股價的平均溫度啦!乖離率太高,表示股價可能太熱或太冷,是「找買賣點」的好時機喔!
這概念就像是「Ratio bias」,比喻來說,就像我們看到特價就容易失心瘋,要小心過度反應啦!
乖離率計算公式大解析!股票投資不再迷茫
乖離率的計算公式:
(當前價格 – 移動平均價)/ 移動平均價 × 100%。
假設你平常慢跑的平均速度是 10 公里/小時,但今天你突然衝刺到 12 公里/小時。這代表你超過了平時的平均表現,乖離率就是這個變化的幅度。
計算:
(12?10)/10×100%=20%
你今天的速度比平常快 20%,這可能是因為你吃了大餐、心情好,或者只是想測試極限。
在股市裡,如果股價短期內遠超過移動平均線,可能代表市場過熱,未來可能需要回調(就像跑太快會累,得放慢腳步一樣)。
如何判讀乖離率?
想像股價像是在蹦床上跳動的小朋友,而移動平均線就是地板的高度。
- 正乖離率(>0%)
如果小朋友跳得太高(股價遠高於平均線),說明市場很興奮,買氣強勁,這時候就像「跳得越高,落地時的衝擊也可能越大」,可能隨時會掉下來(價格回調)。
- 負乖離率(<0%)
如果小朋友跌到了地板以下(股價低於平均線),就像是踩進了一個凹陷的坑,說明市場很悲觀,大家都在拋售,但當跌得太深時,蹦床的彈力會讓人反彈(價格可能反轉上升)。
- 乖離率過大(超買 / 超賣)
當小朋友跳得太高(正乖離率 20% 以上),可能會失去平衡,摔下來;相反,當小朋友掉得太深(負乖離率 -20%),可能會因為蹦床的反彈力,迅速被彈回來。
投資啟示:
當乖離率太大時,市場可能過熱(超買)或過冷(超賣),投資人應該要警覺,是否該「落地找平衡」了。
不同狀況下的乖離率
在投資時,我覺得用不同周期的均線(像是 6 日、12 日、24 日、72 日)來算乖離率,是抓市場趨勢的好方法。短期均線反應快,適合短線交易,而長期均線則能看出整體趨勢,適合穩(wěn)健投資。
每個時間範圍的均線都有不同的買賣訊號,只要搭配得當,就能更精準地掌握進出場時機,提高勝率。
6日平均值:負乖離 -3% 是買進的時候,正乖離 +3.5% 是賣出的時候。
12日平均值:負乖離 -4.5% 是買進的時候,正乖離 +5% 是賣出的時候。
24日平均值:負乖離 -7% 是買進的時候,正乖離 +8% 是賣出的時候。
72日平均值:負乖離 -11% 是買進的時候,正乖離 +11% 是賣出的時候。
記住,大型股的價格通常在±10%的範圍內波動,若是超出這個範圍,可能意味著股價偏離了正常範圍,需要特別注意。
如何應用乖離率
搞懂了乖離率是什麼,接下來就要來實戰(zhàn)啦!想靠它在市場上多賺一點,當然沒問題。
不過,就像出發(fā)前要先想好目的地,投資也得先釐清目標。你想做長線還是短線?波段操作還是當沖?
這些都會影響乖離率怎麼用喔。 像當沖這種超短線的,乖離率可能就不是那麼好用啦。所以說,設定好你的投資目標,再去調整參數,這才是重點啦。
如果是做短線,像是5日、10日均線就很好用,時間短嘛,當然看短一點的線。相對來說,如果你是看長期的,那20日甚至更久的均線,可能更剛好。 簡單來說,短線看短均線,長線看長均線,這樣是不是很直覺?
不過話說回來,就算乖離率告訴你市場好像過熱 (超買) 或是太冷 (超賣),也別馬上衝進去或跑出來喔!
要知道,單看一個指標有時會不準啦,最好搭配其他技術指標一起看,像是RSI、MACD、K線這些。 就像是多重驗證,訊號也更穩(wěn),這樣勝算是不是更高一點?
就像學開飛機要先用模擬器,投資也一樣啦!模擬倉就是你的練功房。
先用模擬倉練手感,抓抓看盤的感覺,慢慢的,你就會對「乖離率」(股價偏離均線的程度)更有概念,自然就能更精準地「找買賣點」啦。這樣是不是更踏實?
乖離率能為你的投資加分?揭秘它的超強優(yōu)勢!
乖離率的好處在哪裡?
第一個就是「直觀」。它用百分比告訴你股價偏離的程度,一看就懂,不用在那邊算半天。
第二個是「好算」,只要有均線,就能算出乖離率。不管你是投資新手還是老手,都很容易上手。
而且啊,短期乖離率超靈敏的,市場一有風吹草動,它馬上就能反應出來。
短期均線乖離率的敏感度高,對做短線的人來說,簡直是個好幫手。
更棒的是,股票可以用,外匯、期貨也都能用,幾乎所有金融商品都適用。
當乖離率失靈:它的缺點你知道嗎?
不過,乖離率也不是萬能的啦!
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太敏感,有時候市場只是小小震盪一下,它就給你亂報訊號。特別是股價波動大的時候,很容易出現「假警報」,害你一下買、一下賣,結果反而被洗出場。
再說,乖離率是「落後指標」,它只能告訴你過去發(fā)生的事,沒辦法預測未來。就像臺北天氣預報,今天說明天會下雨,結果明天出太陽,也是常有的事嘛!
所以,單看乖離率,風險還是有點高!
還有一個重點,乖離率完全不管成交量!這就像什麼?就像餐廳生意好不好,不能只看門口排隊人多少,還要看裡面客人點了多少菜、吃了多少?。」蓛r漲跌也是一樣,光看價格跑多遠沒用,還要看有沒有成交量配合。
因此,在使用乖離率時,別只看它單打獨鬥!最好搭配成交量、RSI、KD這些指標一起看,就像幫投資多加幾層保險,更能避開市場雜訊,做出更聰明的決策,對吧?
結語
乖離率就像一個溫度計,告訴我們現在股價是不是「發(fā)燒」了,還是「太冷」了。
如果乖離率過高,就表示股價可能漲過頭,差不多可以考慮賣了;反之,乖離率太低,可能就是股價跌過頭,可以考慮買進。
在市場中這麼久,我的心得是,乖離率是必學的重要工具,了解收盤價、移動平均價的偏差關係,幫助我們從而找出,讓投資者都該學習的課題。
當然啦,乖離率也不是萬能的,它就像天氣預報,只能參考參考。重點是,它能幫我們判斷市場是不是有點過熱或過冷,讓我們在「找買賣點」的時候,多一個參考依據,這樣是不是更心安一點?